路往哪走?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趨勢探析
“氫燃料電池車”應該是新能源汽車產業(yè)中特殊的存在。一方面,它因“無污染、高效率”等先天優(yōu)勢,被稱為人類能源;但另一方面,其面臨的成本、存儲、運輸、安全等問題也同樣明顯,成為一塊可望而不可即的“藍海”。然而今年以來,國家政策愈加向氫燃料電池汽車傾斜,更多車企開始參與布局,國內氫燃料領域或將迎來轉折點。那么,國內氫燃料汽車未來發(fā)展可能往哪兒走?我們一起來探討下。

60秒看懂全文:
★與往年不同,2019年的燃料電池補貼政策至今仍未落地,而是將“與公交車補貼政策一起另行公布”。這一補貼政策對于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走勢和定調將有重要引導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寫入氫能源是一個積極的信號,說明國家有計劃推動加氫站等基礎設施建設,鼓勵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fā)展。而在補貼方面,新能源汽車補貼或將2020年正式取消,但新能源公交車、燃料電池汽車卻是例外,其補貼不會在2020年結束。
★2019年的燃料電池補貼政策或將秉持細化、開放的態(tài)度,一方面利用補貼階梯提升技術能力、保障安全;另一方面激發(fā)企業(yè)主觀能動性,推進其適時布局。
★從作為電動車補充的角度來看,氫燃料電池汽車具備零排放、高儲能、高續(xù)航等優(yōu)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仍將以公交車、物流車等商用車為主,待到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技術大幅提升、安全標準落定后,再逐漸向乘用車領域延伸。
★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發(fā)展在初期也會出現(xiàn)集中效應,上海、北京、河北、廣東、江蘇等省市或迎來率先發(fā)展。

『廣東佛山:全國首座集油、氫、電能源供給及連鎖便利服務于一體的網點』
■2019年起,氫燃料補貼政策
2019年上半年,業(yè)內圍繞氫燃料電池車發(fā)生了不少大事兒。在2019年1月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科學技術部黨組成員夏鳴九表示未來幾年將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yè)發(fā)展窗口期。今年3月兩會期間,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尹同躍、江蘇悅達集團黨委書記王連春、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等車企人士均提出了氫燃料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性,希望國家相關部門出臺政策、統(tǒng)一規(guī)劃布局,進一步完善國內新能源汽車走向。豐田方面也加快在華布局氫燃料,與北汽福田、清華大學展開合作。
而在車企層面,力帆汽車、眾泰汽車、奧迪也在積極布局氫燃料電池車。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王菊介紹,截至今年5月,中國市場已經有超過41家整車廠商參與了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的生產制造,20多個省市發(fā)布相關政策和規(guī)則,僅2018年氫燃料電池產業(yè)相關投資及規(guī)劃資金已超過850億元。

雖然多個部門已經表態(tài)支持氫燃料電池發(fā)展,但一個值得關注的點在于,2019年燃料電池補貼政策仍未落地。和2018年相比,燃料電池車型的補貼并未隨3月份的新能源補貼政策一同公布,而是將與公交車補貼政策一起另行公布。

『政策文件截圖』
這直接反映了國家對于燃料電池補貼的重視程度提升。一直以來,國家對燃料電池的補貼政策較為簡單,僅在低額定功率上有所要求,2018年燃料電池乘用車“維持20萬元上限不退坡”,以至于諸多汽車產業(yè)以此為綱。而2019年燃料電池汽車補貼或將根據不同技術標準進行細化,鼓勵更高效、更具實力的氫燃料電池車。業(yè)內認為,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財政補貼或將完全撤出,但燃料電池汽車仍將保持一定額度的財政補貼。
■國內氫燃料電池車發(fā)展會駛向何方?
《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yè)白皮書》中提到,中國已是世界上的制氫國,初步評估現(xiàn)有工業(yè)制氫產能為2500萬噸/年,可為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yè)化發(fā)展初期階段提供低成本的氫源。隨著相關部門支持力度的提升和補貼政策的助力,氫燃料電池車或將迎來快速發(fā)展期。
2018年燃料電池汽車補貼 | ||
車輛類型 | 補貼標準(元/kW) | 補貼上限(萬元/輛) |
乘用車(低10kW) | 6000 | 20 |
輕型客車、貨車(低30kW) | - | 30 |
大中型客車、中重型貨車 (低30kW) |
- | 50 |
一、燃料電池乘用車的額定功率進一步提升
一直以來,國內氫燃料電池車主要集中在商用車領域且功率主要在30kW-60kW之間,緊貼補貼門檻,但這在今年或將改變。這一點我們從已經發(fā)布的《雙積分》中可見端倪,燃料電池乘用車方面,雖然單車上限由原來的5分提高至6分,但對燃料電池系統(tǒng)額定功率提高了要求,比如燃料電池乘用車此前32kW即可拿滿5分;《修正案》則要求,燃料電池系統(tǒng)額定功率提高至75kW及以上才能拿滿6分,額定功率32kW僅能拿2.56分。同等技術條件下,標準車型積分降幅接近50%。當雙積分中對燃料電池乘用車的門檻提升后,補貼政策的門檻勢必也將提升。
二、氫燃料電池車在很長時間內仍會以商用車為主
汽車行業(yè)資深分析師田澤普博士告訴汽車之家:“目前來說,鋰電池的儲能能力已經基本滿足乘用車的使用了,而氫燃料電池汽車在高續(xù)航、高儲能方面有更大的優(yōu)勢”。氫燃料加注燃料快捷,能夠超低溫啟動,可以適應不同氣候條件,是一種面向未來的綠色環(huán)保能源,很適合長距離運輸、高重量承載的物流車/公交車等商用車領域。

例如上汽集團的燃料電池布局就主要集中在高端轎車、輕型客車、城市公交、重型卡車等領域,新造車企業(yè)中,天際汽車也率先在燃料電池領域布局,天際汽車董事長、CEO張海亮曾與汽車之家溝通過他對燃料電池的看法:燃料電池做起來挺難的,也挺貴的,在小車上并不適用。而天際汽車會率先在MPV等領域布局燃料電池,下一步再逐漸向中大型車上加以應用。
三、短期成本大,長期利好明顯
汽車行業(yè)資深專家陳光祖曾多次表達對燃料電池前景的認可,在他看來,燃料電池會是未來的能源,雖然面臨種種難題,但他認為:“現(xiàn)在多努力,以后才會出大成果”,這是一項投資未來的產業(yè)。田澤普也提到,國家在“2030年前將氫燃料電池布局到100萬輛”的目標有些多,但建議乘用車企業(yè)可以開始做技術儲備,隨時等待機遇實現(xiàn)產業(yè)化。
全文總結:氫燃料是一種面向未來的能源,美國、日本等國早已將氫能規(guī)劃上升到國家能源戰(zhàn)略高度,目前來看,中國也有望在氫燃料領域加大推廣和普及力度,將其作為與動力電池的有效補充,一起將中國的能源產業(yè)向更環(huán)保、更安全的目標推進。